1.底层逻辑
小米su7的发布,订单爆了,或许有各种大定小定的玩法以及退订的情况,但是这就是新势力造车的逻辑,稳住第一波销量,造车资产滚动起来,后续就有空间去蹦跶。我们常常说新势力造车提的都是蔚小理,为什么以他们为代表,其实仔细想想,新势力的定义就是造车逻辑跟传统厂商完全不一样。传统厂商不管如何堆智驾,堆智能座舱,都是为了让车更有竞争力,但本质上还是基于车本身。而新势力造车的逻辑是,车只是一个载体,一个终端,造车只是为了有个载体来承接其提供的其他价值,通过价值挣钱,蔚来是服务,理想是移动的家,小鹏是智能驾驶(也包括华为),而小米,核心护城河就是智能家居与车的闭环。当然这说的是大的逻辑,在过程中,每个厂商也有各自的侧重和坚持,有些对车本身的关注就没那么强烈,而有些还是会在基础车身上下功夫。这也是我认为小米应该稳了的原因,虽然网上都扯挖吉利墙脚的梗,但至少说明小米还是希望在车本身上下功夫,再结合它本身具备的车和智能家居闭环的优势,只要不出现大的质量问题,就是稳了(造车逻辑的不同我觉得套在手机,手表上也适用)。
2.市场争夺
雷总第一辆车选择了轿跑,网上大家都有吐槽,说为什么不选择suv进行切入,以前我也不懂,28日看了su7的发布会,我懂了。首先SUV这个领域,理想和问界绝对是销量的巨头,不管喜欢与否,如果从这个赛道切入,一边是几乎一样的营销高手和车家概念,另一边是智能驾驶的头部,不管和那家卷,且不说能否卷赢,单是陷入其中小米都要脱一层皮,而小米造车关键的第一步就是第一辆车的销量一定要把资产滚动起来,雷总看的很透彻。然后选择了轿车这个领域,我以为不可避免的就是要面对极氪,但发布会上雷总说道小米希望能够从34C的和特斯拉的份额中抢到份额,我开始以为这是为了不提及国内厂商的说辞,但是后面从大定数据的反馈来看,我相信了。仔细想想之前买34C的和特斯拉的客户,大家身边都有,不全是爱车研究车的人吧,这拨人里面有很大一部分对车的认知只是工具,我只要一个品牌帮我说话,我不需要知道双叉臂还是麦弗逊,我不需要知道涡轮增压还是自然吸气,我不用知道AT还是双离合,用在电车上一样,我不想知道400V还是800V,不在乎什么双层夹胶玻璃,HUD和抬头显示是不是一回事,我只需要知道我开的车是个火热的牌子,会帮我说话,而这个工作,小米这三个月已经帮他们做到了。再反过来看极氪,喜欢极氪品牌的应该大部分还是喜欢车,研究车的群体吧,所以这两拨人重合度不大,但在轿车领域,小米对份额的吃进,肯定会影响极氪的向上,所以两家还是会有竞争。说这么多,有人肯定会说虚头巴脑,那到底是什么人能够支撑小米的第一辆车,靠粉丝吗?撇开米粉、数码圈以及说车博主,单是抖音一个渠道上搞自媒体的非说车博主就足以撑起这第一辆车的产能,流量是可以相互成就的。
3.雷军本人很难犯错
雷军本身不管他玩多少营销,我想他都不会像另一个营销高手那样出现大的纰漏,雷军先生在机圈那么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不管何时,也没有在明面上呈现过讽刺友商销量歪瓜烂枣,怼天怼地的情况,即使有很多搞笑的梗也不会出现被网友集中抵制的情况,所以雷军只要完成他的第一辆车的运转,小米造车大概率就稳了。
以后再聊聊极氪造车的逻辑。
推荐阅读: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 本田型格1.5T 刷ECU程序 动力提升 性能秒变2.0T级别
- 腾势N8售31.98万起 六座版虽贵但更实用
- 油电同价的瑞虎8新能源冠军版 能否让新能源市场再次卷起来
- 性价比狂飙!逸达畅享版一口价7.79万元,不容错过!
- 7座“大黄蜂”升级,2023款雪佛兰开拓者越来越实在
- 20万级家用SUV之争 新红旗HS5对比RAV4荣放
- 好事成双:瑞虎8PRO冠军版和瑞虎8新能源冠军版上市
- 实力不容置疑,卫士130击败奔驰GLS!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如有不实内容,请联系客服沟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