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普及双叉臂,为啥20多万的日产探陆,还在用麦弗逊?

wan123 2024-03-18 阅读:22963 评论:0

国内车市已经卷了什么地步?看一下刚上市的日产探陆就知道了。一款配置2.0T+9AT,车长超过5.1米的标准中大型suv,起售价仅为23.98万元(限时21.28万元起)。但作为一款20万元以上的车型,日产探陆并非挑不出“毛病”。比如在底盘方面,同价位的中国品牌车型已经开始大量采用双叉臂式前悬架,而日产探陆依旧坚持麦弗逊式。那么底盘真的会是这台大家伙的技术短板吗?

7座suv,必须这么造?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下日产探陆的核心产品力,即容纳三排座椅(6座/7座可选)的大空间,以及为车内乘员提供尽可能舒适的乘坐体验。先说前者,对于具备内燃机的车型而言,想要尽可能营造出更大的乘用空间,那么发动机就必须是横置布局。这点,即便是省略了纵置变速箱部分的新能源车,也无法免俗。比如混合动力结构的丰田赛那Sienna,以及插混结构的腾势D9等等,都是采用的横置发动机,以及前麦弗逊式悬架。

因为车辆的配重压根不是它们考虑的核心点,对空间和舒适性需求更为纯粹的mpv是如此。日产探陆作为一款以空间为核心诉求的SUV,也同样如此。于是在发动机和变速箱都横置之后,不占空间的麦弗逊式前悬架,也就成为必需品。因为相比之下,更充沛的动力系统,才是前桥空间部分,优先级更高的核心技术。对于追求空间的SUV车型而言,前悬架采用双叉臂也不是没有。比如理想旗下的L系列便是如此操作的。但这恰好说明了燃油车在底盘悬架这块的冗余程度,要比新能源车更大一些,因为携带大电池的后者,实在太重了。

以身材和定位都相当接近的理想L8为例,其整备质量就达到约2.5吨的水平。即便以日产探陆最重的四驱版本作参考,也要比理想L8轻了近400kg。这些重量当然也就成为悬架结构的负担,使得理想汽车从最初的麦弗逊式前悬架设计,转为眼下的全盘使用双叉臂式。简单来说,对这类车型而言,不是必须用双叉臂,但前提是自身麦弗逊悬架的强度和调校水平过硬。而对日产探陆来说,用麦弗逊既是必需的,也是足够的。

虽然麦弗逊式只有一个三角臂,以及弹簧避震结构,但它应付纵向弹跳已经是绰绰有余。所谓双叉臂,实际上主要强化的是车辆对于侧向支撑和颠簸的限制能力。如果一台车并不强调极限操控或高强度越野等场景,那么麦弗逊式悬架显然是完全够用的。至于为日常工况提供滤振质感的冗余,日产探陆麦弗逊式悬架的摆臂、羊角也都采用了铝合金材质。其配套的前副车架也是全框式设计,进一步强化了前桥的刚性。

追求舒适,后悬架才是重点?

前面聊了这么多,其实在明确了日产探陆的产品定位之后,你会发现前悬架对它的核心产品力影响,并不会有后悬架大。因为想要照顾到满载6-7名乘员时的舒适性,后悬架才是更关键的位置。因此,日产探陆几乎是没有悬念地选择了标准五连杆式后悬架结构。

其实相比车友对前悬架的重视,后悬架才是更容易被忽视的点。站在燃油车的角度来说,在纵臂基础上的四连杆独立悬架已经相当成熟。包括丰田TNGA架构,以及大众MQB平台,都是这套后悬架的忠实拥趸。即便是覆盖20多万元的产品线,也不会有质感上的疑问。但由于四连杆后悬架对于后桥空间的挤占,导致如果需要适配大马力后桥电机,则会有心无力。于是对中高端定位的纯电动车,以及需要后置电机的各类混合动力车型而言,四连杆就无法适配了。由此便衍生出五连杆或者三连杆(筷子)的差异化选择。

所以从技术角度来说,即便是日产探陆这样的大块头,直接套用四连杆悬架,其实是没有什么负担的。但不出意外,新车依旧适配的现阶段最为复杂,也是理论上“天花板”的五连杆式后悬架。所谓五连杆悬架,其优势并不单纯像账面数字那样,在于比四连杆式多一根连杆。两者虽然都可以看作是双叉臂式悬架结构的一种延伸,但实际应用角度则有本质区别。

从结构上也可以看出,需要立足于粗壮纵臂的四连杆式悬架,往往采用一纵三横的E型设计。理论上,优先强调对俯仰角度的控制,而降横轴的抑制交给纵臂。也就是说,照顾舒适性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弯道下的姿态以及对连续动作时的控制。结合前文对麦弗逊式悬架的解析,其实这种四连杆悬架对于日产探陆的定位而言,已经足够,但五连杆方案显然是更为全面的那个。

粗壮的下摆臂,然后依次由羊角、上臂、稳定杆和拉杆组成的标准五连杆结构。可以从三个维度对后悬架的动作进行限制。相较包括四连杆在内的后悬架结构,五连杆式可以说并不存在任何理论上的短板。材质上来说,与前悬架类似,日产探陆的后悬架中,包括羊角、上臂等位置,都采用了铝合金材料。这也进一步强化了其后悬架的灵活性和调校上限。

写在最后

推荐阅读:

本田型格1.5T 刷ECU程序 动力提升 性能秒变2.0T级别

腾势N8售31.98万起 六座版虽贵但更实用

零跑降价2万元,卷的不是燃油车么,怎么主流电动车也开始了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如有不实内容,请联系客服沟通处理。

热门文章
  • 最近有了购车的想法,预算30万左右

    最近有了购车的想法,预算30万左右
    空间方面感触最深,因为都是7座SUV,我直接就对比了第三排空间,途昂2024款可以轻松坐进两个成年人,而汉兰达第三排很局促,第三排可以说是摆设。然后就是内饰,感觉汉兰达多多少少有点跟不上时代的节奏了,依然在着重强调实用性,而途昂2024款科技感就很足,中控屏尺寸很大,而且画面美观程度也不赖,配置比汉兰达也高很多,就拿主销车型来说,途昂2024款配备智能泊车等各种配置,而汉兰达只提供了倒车影像,这就是差距。 我本身就对动力没有很高的需求,但能很明显感觉到途昂2024款2.0T...
  • 桌子一掀到底!比亚迪汉唐荣耀版重磅上市,价格、配置双惊喜

    桌子一掀到底!比亚迪汉唐荣耀版重磅上市,价格、配置双惊喜
    果不其然,2月28日,汉家族和唐DM-i荣耀版车型官宣上市。价格方面,唐DM-i荣耀版指导价为17.98-21.98万,汉EV荣耀版为17.98-24.98万,汉DM-i荣耀版为16.98-22.58万,汉DM-p战神版为25.98万。从价格上也能看得出,比亚迪出手“够狠”。 卷价格,更卷配置 既然价格都卷到这个地步了,配置上当然也不能落后。汉和唐的车机系统均升级为DiLink 100,处理器型为D 100(6nm),算力提升到了136K DMIPS,高于8...
  • Hi4电四驱「上车」 哈弗二代大狗「野」好

    Hi4电四驱「上车」 哈弗二代大狗「野」好
    在上市13个月后,插电混动哈弗二代大狗的Hi4四驱车型“浮出水面”。而这也意味着,哈弗二代大狗有了“更野”的实力与资本。 在我认知中,四驱与SUV应该是孪生,而不应只在高配车型出现。当然,在实际买车的时候,销售顾问往往会和消费者说,“两驱就够用,没必要上四驱”,而且还会说“两驱更节能”;他之所以这么说,主要是两驱价格更低,看起来更有性价比,这样“推荐”,成交率会高一些。 一般来说,同一款车型的四驱版本要比两驱版贵差不多2万元,这对经济型用户来说,并不是个“小数...
  • 雷克萨斯RZ 300e售35.59万起 单电机续航614km

    雷克萨斯RZ 300e售35.59万起 单电机续航614km
    近日,雷克萨斯纯电中型豪华SUV全新RZ 300e于中国市场上市,推出2款车型:RZ 300e 长续航纵行版(35.59万)和RZ 300e 长续航纵享版(37.99万);新车的推出进一步丰富了RZ车型序列并优化选装配置。 此次全新RZ 300e共推出两款单电机车型:长续航纵行版(35.59万)、长续航纵享版(37.99万),以更长的续航里程,更灵活的选装配置,与已上市的RZ 450e DIRECT4双电机四驱车型(39.99万——45.99万),满足不同消费群...
  • 全新一代哈弗H9在重庆永川生产基地下线

    全新一代哈弗H9在重庆永川生产基地下线
    [ ]日前,长城旗下中大型SUV――全新哈弗H9在重庆永川生产基地正式下线。作为全新换代的型,其采用了最新的族化设计,硬派的造型,延续非承载式身,售价预计将与现款型相当。 简单回顾外观,来看新,全新哈弗H9的造型设计经典且方正,硬朗且复古。前脸拥有方形的进气格栅以及复古的圆形大灯,进气格栅采用平行线条设计,并以铆钉装饰,赋予其独特的视觉效果。头下部配备了护板,能够保护头在复杂越野路况下免受磕碰。 身侧面,身腰线贯穿整个身,线条凹凸有致,展现出硬派越野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