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变化)医生亲历:乳腺癌治疗的破茧之路

wan123 2024-08-31 阅读:14476 评论:0

  中新网8月6日电(记者 张尼)化疗、化疗、还是化疗……20多年前,刚刚回国的江泽飞面对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时,除了化疗这一种手段,几乎别无他法。很多时候,只能眼睁睁看着患者生命进入倒计时。

  20多年后的今天,已经成为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副理事长的他,在迎战这一疾病时,不再束手无策。

  从模仿到领跑,这位一线临床专家见证了国产创新药的蝶变。

  打破“无药可用”困境

  几年前,医疗纪录片《人间世》中曾记录过这样一位患者,年轻的高校女教师不幸患上三阴性乳腺癌,为了治病她四处求医,甚至凑钱前往美国寻求治疗方案……然而,有限的医疗手段最终没能留住这个年轻的生命。

  作为国内权威的乳腺癌治疗领域专家,江泽飞接触过不少类似患者。相比于过去的无奈,如今应对疾病,患者和医生都变得更加从容。

  江泽飞回忆,大约20多年前,对于国内乳腺癌患者来说,抗HER2治疗几乎没有药,10年前,也只有一两个药物可以选择。现在,每一个阶段的治疗药物都有很多选择,所有可用药物的数量已经达到10余种。

  “甚至有些医生形容原来是‘无药可选’,现在到了‘很难选择’。”

  江泽飞告诉中新健康,过去,从医生参加国际会议听说药物信息到国内患者真正使用上,可能要8到10年的时间;而现在,这一时间缩短到了1到2年。

  除了进口药物,国产创新药也正成为患者治疗手段的“中流砥柱”。

  近年来,国内包括吡咯替尼等在内的一批治疗药物相关适应症获批。就连人们谈之色变的三阴性乳腺癌,免疫治疗也有了突破。

  今年6月,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联合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用于经充分验证的检测评估PD-L1阳性(CPS≥1)的复发或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一线治疗新适应症,上市申请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这也让三阴免疫无药可用的困境被打破。

  “目前我们治疗乳腺癌临床使用的国产药,占比能达到70%左右。” 江泽飞说。

  工作中的江泽飞(受访者供图)

  用得起,才是好药

  一系列政策加持下,对于国内患者来说,药物的可及性也大大提高。

  江泽飞举例,有一款用于治疗乳腺癌的靶向药帕妥珠单抗,在美国不少患者也不能医保报销,一年的治疗费用高达10万美元,而在中国,这个药的费用已经降到了一年6万人民币,并且纳入医保报销。

  这样的价格差异造就了一个特异的现象。2010年前后,美国这款药适合病人的使用率大概在60%多,十多年过去,如今美国患者的使用率还是60%多,但是中国患者的使用率已经从过去的5%-10%上升到了现在的70%,合理用药也大幅改善了患者的预后。

  江苏省人民医院副院长殷咏梅亦有同感。她向中新健康介绍,以特瑞普利单抗作为三阴性乳腺癌获批适应症为例,患者一年的治疗费用大概在3万至4万元人民币,而同类药物国外的费用要100万元人民币。

  “再好的药物、疗效再高,如果价格不可及,对于临床应用和落地、包括指南的制定来说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值得庆幸的是,国内药企过去这些年在药物创新方面做得非常好。”殷咏梅说。

  在江泽飞看来,如今的市场竞争是促使企业降价的因素之一。一方面,国内仿制药出现,带动了很多进口原研药降价;另一方面,国内企业自主研发创新药后,也掌握了自主定价权。

  “过去,很多欠发达地区的患者和那些经济上不够富裕的患者,来看病的少,用得起药的更少。现在很多来自偏远地区的患者,只要能挂得上号,我们可以提供合理可及的治疗方案了。” 江泽飞说。

  资料图: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全景

  从模仿到领跑

  数据显示,2023年国产创新药获批数量创下新高,共有34款国产1类新药获批;2024年前五个月已经批准创新药20个。

  江泽飞说,近年来国内创新药的突破性进展,就是从简单的模仿、仿制,到基于某一个靶点结构的改变。一开始只是结构改良,使这个药物的毒性更低、疗效更好,到了现在,已经开始有一些新型的药物出现。

  “一个趋势是,越是新一代的药物,比如抗体偶联药物、靶向HER2药物、免疫药物,我们自己的创新药越多。”

  随之变化的,还有患者的治愈率。

  “这十几年来,我国乳腺癌患者总体的治愈率提高了大约10个百分点,从原来的70%多提高到了80%多。”

  江泽飞说,数据的提升离不开国内早期诊断普及、治疗方法增多、疾病管理更合理这些关键因素。当然,这一数据距离发达国家90%多的治愈率大概还有10个百分点的提升空间。

  至于三阴性乳腺癌,他说,如今免疫治疗的探索才刚刚开始,目前还缺乏更多的产品,并且现有产品也没有纳入医保。

  “希望通过基础研究、转化研究发现更多靶点、更多新药,也希望一些好的产品能尽快通过行业政策的调整获得批准,同时能以更低的价格惠及患者。”(完)

【编辑:于晓】

推荐阅读:

本田型格1.5T 刷ECU程序 动力提升 性能秒变2.0T级别

20万级大五座SUV顶流!"节能小钢炮"新摩卡质价比拉满

周冠宇站台全新Tonale,“吸引年轻人坐回驾驶座上来”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如有不实内容,请联系客服沟通处理。

热门文章
  • 最近有了购车的想法,预算30万左右

    最近有了购车的想法,预算30万左右
    空间方面感触最深,因为都是7座SUV,我直接就对比了第三排空间,途昂2024款可以轻松坐进两个成年人,而汉兰达第三排很局促,第三排可以说是摆设。然后就是内饰,感觉汉兰达多多少少有点跟不上时代的节奏了,依然在着重强调实用性,而途昂2024款科技感就很足,中控屏尺寸很大,而且画面美观程度也不赖,配置比汉兰达也高很多,就拿主销车型来说,途昂2024款配备智能泊车等各种配置,而汉兰达只提供了倒车影像,这就是差距。 我本身就对动力没有很高的需求,但能很明显感觉到途昂2024款2.0T...
  • 桌子一掀到底!比亚迪汉唐荣耀版重磅上市,价格、配置双惊喜

    桌子一掀到底!比亚迪汉唐荣耀版重磅上市,价格、配置双惊喜
    果不其然,2月28日,汉家族和唐DM-i荣耀版车型官宣上市。价格方面,唐DM-i荣耀版指导价为17.98-21.98万,汉EV荣耀版为17.98-24.98万,汉DM-i荣耀版为16.98-22.58万,汉DM-p战神版为25.98万。从价格上也能看得出,比亚迪出手“够狠”。 卷价格,更卷配置 既然价格都卷到这个地步了,配置上当然也不能落后。汉和唐的车机系统均升级为DiLink 100,处理器型为D 100(6nm),算力提升到了136K DMIPS,高于8...
  • Hi4电四驱「上车」 哈弗二代大狗「野」好

    Hi4电四驱「上车」 哈弗二代大狗「野」好
    在上市13个月后,插电混动哈弗二代大狗的Hi4四驱车型“浮出水面”。而这也意味着,哈弗二代大狗有了“更野”的实力与资本。 在我认知中,四驱与SUV应该是孪生,而不应只在高配车型出现。当然,在实际买车的时候,销售顾问往往会和消费者说,“两驱就够用,没必要上四驱”,而且还会说“两驱更节能”;他之所以这么说,主要是两驱价格更低,看起来更有性价比,这样“推荐”,成交率会高一些。 一般来说,同一款车型的四驱版本要比两驱版贵差不多2万元,这对经济型用户来说,并不是个“小数...
  • 雷克萨斯RZ 300e售35.59万起 单电机续航614km

    雷克萨斯RZ 300e售35.59万起 单电机续航614km
    近日,雷克萨斯纯电中型豪华SUV全新RZ 300e于中国市场上市,推出2款车型:RZ 300e 长续航纵行版(35.59万)和RZ 300e 长续航纵享版(37.99万);新车的推出进一步丰富了RZ车型序列并优化选装配置。 此次全新RZ 300e共推出两款单电机车型:长续航纵行版(35.59万)、长续航纵享版(37.99万),以更长的续航里程,更灵活的选装配置,与已上市的RZ 450e DIRECT4双电机四驱车型(39.99万——45.99万),满足不同消费群...
  • 全新一代哈弗H9在重庆永川生产基地下线

    全新一代哈弗H9在重庆永川生产基地下线
    [ ]日前,长城旗下中大型SUV――全新哈弗H9在重庆永川生产基地正式下线。作为全新换代的型,其采用了最新的族化设计,硬派的造型,延续非承载式身,售价预计将与现款型相当。 简单回顾外观,来看新,全新哈弗H9的造型设计经典且方正,硬朗且复古。前脸拥有方形的进气格栅以及复古的圆形大灯,进气格栅采用平行线条设计,并以铆钉装饰,赋予其独特的视觉效果。头下部配备了护板,能够保护头在复杂越野路况下免受磕碰。 身侧面,身腰线贯穿整个身,线条凹凸有致,展现出硬派越野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