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车展开启新攻势,“本土化”助力大众品牌迎战新时代

车游天下 2025-05-17 阅读:12154 评论:0

从40年前大众桑塔纳开启在华传奇,到2年前宣布“在中国,为中国”战略,上海车展对于大众汽车品牌而言,似乎总有着重要意义。而今年的上海车展,大众品牌更是带来,由旗下三大合资品牌打造的三款概念车――ID. AURA、ID. ERA和ID. evo,宣告开启新一轮产品攻势。

“‘在中国,为中国’战略如今已全面落地,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我们向大家展示的全新概念车型。”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CEO施文韬在接受包括中国经济网在内的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一直是我们全球最重要的市场,并将在未来继续发挥核心作用。我们已经并将持续加大在中国的投入,与本地合资伙伴紧密合作,不断提升本土化技术能力。这些努力不仅是对中国市场的重视,更是大众汽车品牌全球战略的重要一环。”

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CEO施文韬

“在中国,为中国”全面落地,开启新一轮产品攻势

作为合资品牌的引领者,大众品牌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决心、效率及取得的成果有目共睹。在过去几年间,大众在合肥投建研发中心,携手一汽、上汽、江淮等长期深度合资伙伴,以及小鹏、地平线等新合作伙伴,持续推动本土研发、积极融入中国市场出行生态。

“我们深知,在中国市场无法靠单打独斗取得成功,必须与本地生态系统协作共赢。”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中国CEO孟侠表示,“在过去三至四年中,我们逐步突破了原有全球技术体系与本地市场之间的适配‘壁垒’。通过深化本地化合作,我们已经能够将技术快速引入并落地于中国市场,并大幅缩短新产品的上市周期。”

按照规划,至2026年,大众汽车将推出11款新能源车型。此次亮相的三款概念车,正是对大众新车型的全面展示。在施文韬看来,三款概念车在设计上很好地体现了大众的设计DNA,并紧贴中国市场需求。同时,多元化的协作模式也让新车型更具全球竞争力。

以ID. ERA概念车为例,其由大众与上汽大众共同完成开发。“这种合作模式非常重要,因为它能够充分利用我们合作伙伴在本土市场的知识、经验和技术积累,并与大众汽车品牌的全球研发力量相结合。通过深度的本土化合作,我们更加贴近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孟侠说道。

值得注意的是,ID. ERA是大众品牌的首款增程式概念车。不过,业界当前对于增程式技术究竟是一种过渡技术,还是新能源的重要分支,仍存争议。对此,施文滔指出,从全球市场来看,近年来增程式技术的发展速度虽然不如插电式混动,但也已经进入了正轨,特别是在中国市场。这促使我们针对不同动力系统进行有针对性地技术投入和产品布局。

孟侠也认为,中国市场从一线到五线城市,消费者的需求差异非常大,对于大众而言,应当为用户提供多样化的驱动方式和动力总成选择。同时,相比于大众在燃油车市场的领先地位,其在增程市场占比近乎于零,这也说明其产品布局和投放力度尚有提升空间。“预计未来6至8年内,增程式技术依然会拥有一席之地,不过这一判断的最终验证权在消费者和市场手中,而非由车企单方面决定。”

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中国CEO孟侠

坚持“安全第一”不动摇,本土研发助力盈利平衡

或许有人会说,相比于一些头部自主品牌,大众的转型速度依然偏慢。不过很多时候,慢就是快,尤其对于承载着消费者生命安全的汽车产品而言,更是如此。“我们的发展节奏始终以安全为首要前提,大众汽车品牌始终坚持严谨的测试流程,确保系统在各种极端条件下都能稳定运行。”孟侠表示,“为了实现‘安全第一’的目标,任何外部因素都不会动摇我们在安全方面的承诺。”

不可回避的是,尽管大众在燃油车市场的市占率实现了自2005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但鉴于市场的激烈竞争,大众在华仍面临极大挑战。“去年,我们在中国市场共销售了220万辆汽车,其中燃油车占了大约200万辆。这些数字表明燃油车仍是我们的核心业务,并且表现非常出色。”孟侠说道。

孟侠预计,中国汽车市场今年会有5%的增长,年销量可能达到2400万辆左右。“目前我们在中国市场的整体份额为9.6%,第一季度,我们燃油车的销量达50万辆,这比整体市场增速快了1.5%,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但他也指出,“来自中国市场的利润贡献正在下降,未来的盈利能力需要持续改进。”

在孟侠看来,电动车领域的挑战在于如何降低成本,同时维持产品的价值。诸如电池技术、全栈技术和低成本材料等,都对市场和车型的盈利能力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如何在成本控制和产品价值之间取得平衡,是大众当前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我们需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在电动车领域找到盈利的路径,并确保整体业务的可持续性。”

不过,当前大众所具有的本土化研发能力,正持续提升其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实力,并为未来盈利能力的改善提供保障。“我们在中国拥有3000名工程师,加上合资企业的研发力量,总共有超过8000名工程人员参与产品开发。”

同时,孟侠强调,大众汽车始终认为“价值先于销量”,“最终的竞争应该体现在产品的质量和价值上,而不是单纯的价格,我们希望尽量避免卷入价格战。未来,我们将在平台开发、研发创新等方面进一步投入,确保业务的稳步发展,实现长期的利润增长,稳扎稳打、坚定不移。”

“总结来说,我们处在一个非常有利的发展阶段,通过与中国合作伙伴的协作,推动本地研发和生产布局,未来十年我们将继续保持这种合作模式,为中国市场提供更具竞争力的智能电动化产品。”孟侠说道。(中国经济网记者 郭涛)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热门文章
  • 绝对原创设计 领克插电混动中型轿车07 EM-P上市:16.98万起

    绝对原创设计 领克插电混动中型轿车07 EM-P上市:16.98万起
    快科技5月17日消息,今晚,领克首款插电混动轿07EM-P正式上市,其共推出3款型,售价区间为16.98-18.98万元,并拥有限时领享价,仅为16.38-18.38万元。 该基于吉利CMAEvo架构打造,和已经上市的08一样,07EM-P同样采用了源于领克TheNextDay概念的都市对立美学设计理念,整体造型非常富有科技感,同时官方强调其设计为原创。 新承袭了领克族化的设计语言,拥有分体式大灯组,并针对日行灯进行升级,类似Y字形的设计,锋利的前大灯线条与现款领克...
  • 全新一代哈弗H9在重庆永川生产基地下线

    全新一代哈弗H9在重庆永川生产基地下线
    [ ]日前,长城旗下中大型SUV――全新哈弗H9在重庆永川生产基地正式下线。作为全新换代的型,其采用了最新的族化设计,硬派的造型,延续非承载式身,售价预计将与现款型相当。 简单回顾外观,来看新,全新哈弗H9的造型设计经典且方正,硬朗且复古。前脸拥有方形的进气格栅以及复古的圆形大灯,进气格栅采用平行线条设计,并以铆钉装饰,赋予其独特的视觉效果。头下部配备了护板,能够保护头在复杂越野路况下免受磕碰。 身侧面,身腰线贯穿整个身,线条凹凸有致,展现出硬派越野独...
  • 男子驾大众市区内狂飙至212km/h 结果高速撞上货车

    男子驾大众市区内狂飙至212km/h 结果高速撞上货车
    快科技5月8日消息,市区道路因为交通参与人数多,且存在各种突发状况,市区内高速飙,无异于害人害己。 日前,有博主曝光了一段一辆大众,市区内高速飙,最终追尾大货的祸事故视频。 内视角显示,这辆大众内有男有女,至少有三个人,这名男性司机一路加速狂飙,时速最高达212km/h。 因为是市区内道路,路上有不少其它辆,在一个路口处,一辆大货打了转向灯正向左侧变道。 但这辆大众从190km/h开始减速,但最终刹不及,以不低于100km/h的高速追尾了这辆大货。 在追尾时,内的人眼睁睁...
  • 换全新前脸,特斯拉全新Model Y,或将推出7座版

    换全新前脸,特斯拉全新Model Y,或将推出7座版
    全新Model Y在外观设计上与Model 3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两者共享了许多设计元素。新车头部装配了与Model 3相同造型的LED头灯组,这一设计不仅增强了品牌识别度,也体现了特斯拉在设计上的连贯性和家族化特征。尾部的“C形”LED尾灯组同样引人注目,提升了车辆的视觉效果和夜间行车的安全性。 内饰方面,全新Model Y预计将采用与Model 3相同的设计元素,配备全新样式的三辐式多功能方向盘,以及悬浮式液晶中控屏幕。 此外,8英寸后排乘客位显示屏幕的加...
  • iCAR V23将于12月中旬上市 预售11万起 方盒子SUV 奇瑞版小“G”

    iCAR V23将于12月中旬上市 预售11万起 方盒子SUV 奇瑞版小“G”
      [车讯 资讯] 日前,我们从官方获悉,iCAR V23将于12月中旬正式上市,此前官方公布的预售价格区间为11-15万元,iCAR V23定位为一款紧凑型SUV,纯电动车型,CLTC续航里程分别为401km和501km。 iCAR V23是一款采用承载式车身的“方盒子SUV”,新车前脸风格致敬212,尾部则更像是MINI版的奔驰G级。车型尺寸方面,新车长宽高分别为4220/1915/1845mm,轴距为2735mm。接近角42/43°,离去角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