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安接盘三菱,提产能迫在眉睫?考验刚刚开始!

wan123 2024-03-24 阅读:12511 评论:0

今年3月初,广汽三菱汽车公司完成工商变更,企业名称变更为智享公司。埃安方面表示,目前已经启动长沙工厂的改造,为后续增长提供支撑。

有人认为,广汽埃安和智享公司都是广汽集团旗下公司,收购是左手转右手,属于集团任务。我们不能排除这个可能性,但是我们也要知道,广汽埃安作为混改公司,内部股权结构相对复杂,能够做出收购决定,和目前的经营状况有莫大关系。

2023年,广汽埃安完成了48万辆的成绩,同比增长78%,仅次于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厂商排名第二。2024年的销量目标是挑战80万辆。这意味着,2024年,广汽埃安的月均销量要达到6万~7万辆。然而2024年前二个月完成销量41623辆,和预期目标相差甚远,开年即迎来当头一棒。

业内认为,广汽埃安此次收购湖南智享有两个重要目标,一是扩充产能。据了解,目前广汽埃安实际产能为40万辆,完成收购后,预计产能将达到60万辆/年,到2025产销将达到100万辆/年;二是,广汽埃安在寻求上市机会。广汽埃安通过此次收购,将提高市场竞争力,为上市创造更好的条件。

只是不知道,在2024年中国车市内卷进一步升级的大背景下,广汽埃安能否如愿。

提升产能迫在眉睫

据了解,广汽埃安目前有两个智造中心,第一智造中心于2018年竣工,设计产能为20万/年,第二制造中心于2022年投产。至此,埃安年总产能提升至40万辆/年,在加班加点的情况下,年总产能最高可达到60万辆。

从这个角度说,广汽埃安在2023年完成48万辆的销量,已经属于超负荷运转,目前广汽埃安工厂产能利用率已达120%。这在产能过剩的中国新能源行业里并不多见。这和广汽埃安2025年产销达到100万辆的远景目标并不相匹配。

按照规划,广汽埃安在泰国的工厂项目已于年初动工,预计7月建成,设计产能为5万辆,这显然无法满足广汽埃安的需求。所以,提升产能对广汽埃安来说刻不容缓。

受让智享汽车股权后,广汽埃安将在湖南长沙增加生产基地。埃安将利用广汽三菱工厂实现增产扩能,计划今年6月实现量产后达到年产60万辆。

客观地说,这还是不能满足广汽埃安在2024年80万销量目标。未来的解决方案不排除接受通集团内的其他合资品牌的工厂。

目前,合资品牌在中国市场处于节节败退的局面。前不久,日产本田在华销量因为已经连续多年同比下滑,这两家巨头已经计划削减在中国市场的生产规模。日产表示,将在中国的产能最多削减50万辆,其目前产能为160万辆,减产30%左右;本田则计划削减20%,降至120万辆左右。

合资品牌减产给了广汽埃安扩大产能一个机会,接手兄弟品牌的工厂远比新建一个工厂要省时省力得多。

此外,广汽埃安也在积极寻求上市机会。今年1月,广汽集团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广汽埃安将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寻求适当时机上市。随着产能的扩大,也将会对销量产生积极影响。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当工厂产能高位运转,消费者提车周期必然会变长,而竞争对手的提车周期更短,这必然会导致潜在客户流失。如果产能利用在合理范围内,那么提车周期就能回归正常水平,那么必然影响潜在客户。

企业经营状况良好,上市前景也将更加明朗。

如何打动消费者

当然,广汽埃安的上市之路也不尽然是一帆风顺。进入2024年,此前风头正盛的广汽埃安上演了滑铁卢。数据显示,广汽埃安在2024年前两个月分别完成销量24947辆和16676辆,两个月共计完成41623辆,尚不及2023年12月份的45945辆。

广汽埃安2024年销量是争取80万,平均到每个月销量为6万辆左右。以广汽埃安前两个月的表现来看,和预期目标相差甚远,想要完成目标不容乐观。

不可否认的是,2024年中国车市竞争难度明显提升了一个level,价格战不仅打得更加凶残,各家的产品竞争力也得到了提升,广汽埃安承受了相当大的压力。

在广汽埃安的销量构成中,网约车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有数据显示,2021年埃安总销量中有43%来自B端销售市场,其中AION S在B端市场的销量比例达到了63.01%,AION Y的比重也达到了20.33%。即便到了2023年,这两款车型仍然是埃安最走量的车型。

2023年,AION S累计销量达到22万辆,AION Y累计销量达到23万辆,占据了广汽埃安48万辆的绝大半壁江山。这两款车的起售价分别为13.98万和9.98万,也就是说埃安主攻的是中低端车型。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中低端车型因为售价更低,所以入手的门槛也比较低。只要把价格降到让消费者心动的水平,不愁没有销量。

客观地说,埃安推出了AION Y Plus 310星耀版,把价格虽然降到了10万以内,但是它的续航只有310km,这样的表现在2024年并没有竞争力。所以,它的价格还可以再低一些,或者是提供更为丰厚的用户权益。总的原则是,要能打动到消费者,让他们感受到它是同级产品中最有良心的。只有建立这个认知,才能吸引到更多的关注,获得更多的销量。

只有这样,才能把这60万的产能利用上。

百姓评车

对于消费者来说,买车是一个综合性的考虑,降价只是其中的一个表现方面。越是降价降得厉害,大家就应该更加理性,选择适合自己的车型和品牌,尤其是应该关注售后能力。此前威马车主因为品牌破产而导致维修无果的例子应该引起所有人的注意。

大厂在这方面没有后顾之忧,大家说呢?

3月20日,广汽集团董事会通过了一项决议,同意将湖南智享汽车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享公司”)100%股权转让给子公司广汽埃安,转让价格确定为19143万元;同时同意广汽埃安受让智享公司100%股权,并向其注入资金18.58亿元。资金来源由广汽埃安自筹。

今年3月初,广汽三菱汽车公司完成工商变更,企业名称变更为智享公司。埃安方面表示,目前已经启动长沙工厂的改造,为后续增长提供支撑。

有人认为,广汽埃安和智享公司都是广汽集团旗下公司,收购是左手转右手,属于集团任务。我们不能排除这个可能性,但是我们也要知道,广汽埃安作为混改公司,内部股权结构相对复杂,能够做出收购决定,和目前的经营状况有莫大关系。

2023年,广汽埃安完成了48万辆的成绩,同比增长78%,仅次于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厂商排名第二。2024年的销量目标是挑战80万辆。这意味着,2024年,广汽埃安的月均销量要达到6万~7万辆。然而2024年前二个月完成销量41623辆,和预期目标相差甚远,开年即迎来当头一棒。

业内认为,广汽埃安此次收购湖南智享有两个重要目标,一是扩充产能。据了解,目前广汽埃安实际产能为40万辆,完成收购后,预计产能将达到60万辆/年,到2025产销将达到100万辆/年;二是,广汽埃安在寻求上市机会。广汽埃安通过此次收购,将提高市场竞争力,为上市创造更好的条件。

只是不知道,在2024年中国车市内卷进一步升级的大背景下,广汽埃安能否如愿。

提升产能迫在眉睫

据了解,广汽埃安目前有两个智造中心,第一智造中心于2018年竣工,设计产能为20万/年,第二制造中心于2022年投产。至此,埃安年总产能提升至40万辆/年,在加班加点的情况下,年总产能最高可达到60万辆。

从这个角度说,广汽埃安在2023年完成48万辆的销量,已经属于超负荷运转,目前广汽埃安工厂产能利用率已达120%。这在产能过剩的中国新能源行业里并不多见。这和广汽埃安2025年产销达到100万辆的远景目标并不相匹配。

按照规划,广汽埃安在泰国的工厂项目已于年初动工,预计7月建成,设计产能为5万辆,这显然无法满足广汽埃安的需求。所以,提升产能对广汽埃安来说刻不容缓。

受让智享汽车股权后,广汽埃安将在湖南长沙增加生产基地。埃安将利用广汽三菱工厂实现增产扩能,计划今年6月实现量产后达到年产60万辆。

客观地说,这还是不能满足广汽埃安在2024年80万销量目标。未来的解决方案不排除接受通集团内的其他合资品牌的工厂。

埃安接盘三菱,提产能迫在眉睫?考验刚刚开始!

目前,合资品牌在中国市场处于节节败退的局面。前不久,日产和本田在华销量因为已经连续多年同比下滑,这两家巨头已经计划削减在中国市场的生产规模。日产表示,将在中国的产能最多削减50万辆,其目前产能为160万辆,减产30%左右;本田则计划削减20%,降至120万辆左右。

合资品牌减产给了广汽埃安扩大产能一个机会,接手兄弟品牌的工厂远比新建一个工厂要省时省力得多。

此外,广汽埃安也在积极寻求上市机会。今年1月,广汽集团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广汽埃安将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寻求适当时机上市。随着产能的扩大,也将会对销量产生积极影响。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当工厂产能高位运转,消费者提车周期必然会变长,而竞争对手的提车周期更短,这必然会导致潜在客户流失。如果产能利用在合理范围内,那么提车周期就能回归正常水平,那么必然影响潜在客户。

企业经营状况良好,上市前景也将更加明朗。

如何打动消费者

当然,广汽埃安的上市之路也不尽然是一帆风顺。进入2024年,此前风头正盛的广汽埃安上演了滑铁卢。数据显示,广汽埃安在2024年前两个月分别完成销量24947辆和16676辆,两个月共计完成41623辆,尚不及2023年12月份的45945辆。

广汽埃安2024年销量是争取80万,平均到每个月销量为6万辆左右。以广汽埃安前两个月的表现来看,和预期目标相差甚远,想要完成目标不容乐观。

不可否认的是,2024年中国车市竞争难度明显提升了一个level,价格战不仅打得更加凶残,各家的产品竞争力也得到了提升,广汽埃安承受了相当大的压力。

在广汽埃安的销量构成中,网约车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有数据显示,2021年埃安总销量中有43%来自B端销售市场,其中AION S在B端市场的销量比例达到了63.01%,AION Y的比重也达到了20.33%。即便到了2023年,这两款车型仍然是埃安最走量的车型。

2023年,AION S累计销量达到22万辆,AION Y累计销量达到23万辆,占据了广汽埃安48万辆的绝大半壁江山。这两款车的起售价分别为13.98万和9.98万,也就是说埃安主攻的是中低端车型。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中低端车型因为售价更低,所以入手的门槛也比较低。只要把价格降到让消费者心动的水平,不愁没有销量。

客观地说,埃安推出了AION Y Plus 310星耀版,把价格虽然降到了10万以内,但是它的续航只有310km,这样的表现在2024年并没有竞争力。所以,它的价格还可以再低一些,或者是提供更为丰厚的用户权益。总的原则是,要能打动到消费者,让他们感受到它是同级产品中最有良心的。只有建立这个认知,才能吸引到更多的关注,获得更多的销量。

只有这样,才能把这60万的产能利用上。

百姓评车

对于消费者来说,买车是一个综合性的考虑,降价只是其中的一个表现方面。越是降价降得厉害,大家就应该更加理性,选择适合自己的车型和品牌,尤其是应该关注售后能力。此前威马车主因为品牌破产而导致维修无果的例子应该引起所有人的注意。

大厂在这方面没有后顾之忧,大家说呢?

推荐阅读:

本田型格1.5T 刷ECU程序 动力提升 性能秒变2.0T级别

理想L9 Pro正式发布,有什么特点,是否值得购买?

腾势N8:可城可野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如有不实内容,请联系客服沟通处理。

热门文章
  • 最近有了购车的想法,预算30万左右

    最近有了购车的想法,预算30万左右
    空间方面感触最深,因为都是7座SUV,我直接就对比了第三排空间,途昂2024款可以轻松坐进两个成年人,而汉兰达第三排很局促,第三排可以说是摆设。然后就是内饰,感觉汉兰达多多少少有点跟不上时代的节奏了,依然在着重强调实用性,而途昂2024款科技感就很足,中控屏尺寸很大,而且画面美观程度也不赖,配置比汉兰达也高很多,就拿主销车型来说,途昂2024款配备智能泊车等各种配置,而汉兰达只提供了倒车影像,这就是差距。 我本身就对动力没有很高的需求,但能很明显感觉到途昂2024款2.0T...
  • 桌子一掀到底!比亚迪汉唐荣耀版重磅上市,价格、配置双惊喜

    桌子一掀到底!比亚迪汉唐荣耀版重磅上市,价格、配置双惊喜
    果不其然,2月28日,汉家族和唐DM-i荣耀版车型官宣上市。价格方面,唐DM-i荣耀版指导价为17.98-21.98万,汉EV荣耀版为17.98-24.98万,汉DM-i荣耀版为16.98-22.58万,汉DM-p战神版为25.98万。从价格上也能看得出,比亚迪出手“够狠”。 卷价格,更卷配置 既然价格都卷到这个地步了,配置上当然也不能落后。汉和唐的车机系统均升级为DiLink 100,处理器型为D 100(6nm),算力提升到了136K DMIPS,高于8...
  • Hi4电四驱「上车」 哈弗二代大狗「野」好

    Hi4电四驱「上车」 哈弗二代大狗「野」好
    在上市13个月后,插电混动哈弗二代大狗的Hi4四驱车型“浮出水面”。而这也意味着,哈弗二代大狗有了“更野”的实力与资本。 在我认知中,四驱与SUV应该是孪生,而不应只在高配车型出现。当然,在实际买车的时候,销售顾问往往会和消费者说,“两驱就够用,没必要上四驱”,而且还会说“两驱更节能”;他之所以这么说,主要是两驱价格更低,看起来更有性价比,这样“推荐”,成交率会高一些。 一般来说,同一款车型的四驱版本要比两驱版贵差不多2万元,这对经济型用户来说,并不是个“小数...
  • 雷克萨斯RZ 300e售35.59万起 单电机续航614km

    雷克萨斯RZ 300e售35.59万起 单电机续航614km
    近日,雷克萨斯纯电中型豪华SUV全新RZ 300e于中国市场上市,推出2款车型:RZ 300e 长续航纵行版(35.59万)和RZ 300e 长续航纵享版(37.99万);新车的推出进一步丰富了RZ车型序列并优化选装配置。 此次全新RZ 300e共推出两款单电机车型:长续航纵行版(35.59万)、长续航纵享版(37.99万),以更长的续航里程,更灵活的选装配置,与已上市的RZ 450e DIRECT4双电机四驱车型(39.99万——45.99万),满足不同消费群...
  • 全新一代哈弗H9在重庆永川生产基地下线

    全新一代哈弗H9在重庆永川生产基地下线
    [ ]日前,长城旗下中大型SUV――全新哈弗H9在重庆永川生产基地正式下线。作为全新换代的型,其采用了最新的族化设计,硬派的造型,延续非承载式身,售价预计将与现款型相当。 简单回顾外观,来看新,全新哈弗H9的造型设计经典且方正,硬朗且复古。前脸拥有方形的进气格栅以及复古的圆形大灯,进气格栅采用平行线条设计,并以铆钉装饰,赋予其独特的视觉效果。头下部配备了护板,能够保护头在复杂越野路况下免受磕碰。 身侧面,身腰线贯穿整个身,线条凹凸有致,展现出硬派越野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