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首款基于PPE高端纯电平台打造的电车Q6 e-tron已经全球首发,近日,已有不少博主率先对其进行了体验,同时还有更多重磅消息传来。
据悉,Q6 e-tron国产之后,不仅会全面加长,还会针对国人喜好优化内外设计,提升配置,更让人惊讶的是,汽车博主“韩瑞Turbo”透露称,其还将使用华为提供的全套智能驾驶解决方案。
博主称:“进入国内以后,Q6L e-tron会接入激光雷达,整套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会使用华为的解决方案,包括摄像头等传感设备以及算法等,全套。”
本站昨日已对该车进行了报道,详情可戳链接阅读,这里摘录一些核心点:
海外版的Q6 e-tron长宽高分别为4771*1939*1648mm,轴距为2899mm,定位于中型suv,基于800V架构打造。
其中普通版搭载双电机,最大功率285千瓦,0-100km/h加速5.9秒,极速210km/h,WLTP续航里程超600公里,国产后大概率推出后驱版,拉低购入门槛。
而更强的SQ6 e-tron同样配有双电机,系统最大功率为380千瓦,0-100km/h加速4.3秒,最高时速230km/h,WLTP工况续航里程500公里+。
那么奥迪和华为的合作是否真实呢?目前虽然官方并未盖棺定论,但实际上有迹可循。
早在2018年,奥迪和华为就联合宣布将在L4自动驾驶领域进行联合创新,当时就已经将华为MDC移动数据中心集成到奥迪Q7原型车中,用于城市自动驾驶环境的运行。
不过后续随着华为遭遇制裁,不少既定的规划也被彻底打乱,但随着华为这些年在汽车领域大放异彩,双方重启合作也在情理之中。
根据最新发布的财报显示,小米公司的现金储备达到了1363亿,相比其他新能源汽车品牌,小米的现金储备明显更为雄厚。
比亚迪的现金储备为552.7亿元,理想汽车为1036.7亿,蔚来汽车为573亿,小鹏汽车为457亿。
因此,从纯粹的现金储备对比来看,小米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可以说是最为强劲的。
此前有消息称,小米汽车内部已经做好未来超过5年的亏损准备,这表明小米汽车已经准备好全力投入并持久发展。
雷军表示,小米汽车对于新能源行业的竞争并不畏惧,特别是在50万以内的市场,SU7产品没有真正的竞争对手。
他还指出,就像智能手机行业一样,小米汽车相信在智能电动汽车领域,赢家将会垄断市场。因此,雷军强调小米必须进入全球前五的车厂行列,否则将无法生存。
据不完全统计,自2018年至2023年间,中国已有超过400家新能源汽车企业消失。这一数据表明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和残酷现实,但也为像小米这样的公司提供了发展的机遇。
注:以上综合资讯来源快科技
【科技犬】
奥迪首款基于PPE高端纯电平台打造的电车Q6 e-tron已经全球首发,近日,已有不少博主率先对其进行了体验,同时还有更多重磅消息传来。
据悉,Q6 e-tron国产之后,不仅会全面加长,还会针对国人喜好优化内外设计,提升配置,更让人惊讶的是,汽车博主“韩瑞Turbo”透露称,其还将使用华为提供的全套智能驾驶解决方案。
博主称:“进入国内以后,Q6L e-tron会接入激光雷达,整套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会使用华为的解决方案,包括摄像头等传感设备以及算法等,全套。”
本站昨日已对该车进行了报道,详情可戳链接阅读,这里摘录一些核心点:
海外版的Q6 e-tron长宽高分别为4771*1939*1648mm,轴距为2899mm,定位于中型suv,基于800V架构打造。
其中普通版搭载双电机,最大功率285千瓦,0-100km/h加速5.9秒,极速210km/h,WLTP续航里程超600公里,国产后大概率推出后驱版,拉低购入门槛。
而更强的SQ6 e-tron同样配有双电机,系统最大功率为380千瓦,0-100km/h加速4.3秒,最高时速230km/h,WLTP工况续航里程500公里+。
那么奥迪和华为的合作是否真实呢?目前虽然官方并未盖棺定论,但实际上有迹可循。
早在2018年,奥迪和华为就联合宣布将在L4自动驾驶领域进行联合创新,当时就已经将华为MDC移动数据中心集成到奥迪Q7原型车中,用于城市自动驾驶环境的运行。
不过后续随着华为遭遇制裁,不少既定的规划也被彻底打乱,但随着华为这些年在汽车领域大放异彩,双方重启合作也在情理之中。
根据最新发布的财报显示,小米公司的现金储备达到了1363亿,相比其他新能源汽车品牌,小米的现金储备明显更为雄厚。
比亚迪的现金储备为552.7亿元,理想汽车为1036.7亿,蔚来汽车为573亿,小鹏汽车为457亿。
因此,从纯粹的现金储备对比来看,小米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可以说是最为强劲的。
此前有消息称,小米汽车内部已经做好未来超过5年的亏损准备,这表明小米汽车已经准备好全力投入并持久发展。
雷军表示,小米汽车对于新能源行业的竞争并不畏惧,特别是在50万以内的市场,SU7产品没有真正的竞争对手。
他还指出,就像智能手机行业一样,小米汽车相信在智能电动汽车领域,赢家将会垄断市场。因此,雷军强调小米必须进入全球前五的车厂行列,否则将无法生存。
据不完全统计,自2018年至2023年间,中国已有超过400家新能源汽车企业消失。这一数据表明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和残酷现实,但也为像小米这样的公司提供了发展的机遇。
注:以上综合资讯来源快科技
推荐阅读: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 本田型格1.5T 刷ECU程序 动力提升 性能秒变2.0T级别
- 【汽车人】三方合资,丰田实行新战略
- 腾势N8:可城可野的“奶爸车”,做到了吗?
- 20万级家用SUV之争 新红旗HS5对比RAV4荣放
- 国产新5系亮相:为了讨好中国用户,宝马也是拼了
- 野性易驯 精致有加 新一代GLE究竟哪里变了?
- Luxeed纯电轿跑谍照首曝 三季度首发
- 瑞弗R500多功能商旅车 可个性化定制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如有不实内容,请联系客服沟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