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盒子”与民用车,天然没有交集?
方盒子式的汽车设计,从诞生之初就是为了应对战场的需求。众多军迷眼馋的威利斯jeep车型与奔驰g级的前身,也算是二战交战双方在军用汽车审美上的一次不谋而合。但这种以军用为初衷的诉求,毫无疑问与后来逐渐普及的民用车需求格格不入。
比如,这种“方盒子”设计,往往与舒适性无缘。且不说“方盒子”车很多时候就是采用的非承载式车身结构,使得车辆底盘悬架更偏向重视承载能力与刚性。就算是在现代需求下,当很多“方盒子”已经换装承载式车身之后。其高大的车身,与庞大的迎风面积,都让风阻与风噪难以控制。如果这个时候再为了颜值匹配,或者功能宣传,给车辆来一套越野轮胎。那么随之而来的胎噪,也算是“助纣为虐”了。
如果说舒适性的欠缺还可以通过情怀去弥补,那么经济性的短板,就得需要真金白银来支持了。与前面聊的情况类似,有大梁的“方盒子”自不必说。其车身重量与常见的承载式车身有着本质差距。而即便是承载式车身的“方盒子”,更大的迎风面,以及相对更高的离地间隙,都与现代造车理念中对风阻系数的追求相背离。于是,在基本相同的动力系统与空间营造的水平下,“方盒子”往往会有着更高的油耗表现。
就算前面两点都能忍,也有条件忍,那么安全性这点,恐怕就没法绕过去了。对带有大梁的“方盒子”而言,其结构虽然看起来硬朗,但是溃缩设计困难,不符合新时代下对车内乘员优先保护的理念。而即便是承载式车身,少了能够压低重心的大梁结构,加上依旧出众的离地间隙,也会导致车辆在高速行驶时重心更加难以控制。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此前牧马人在IIHS标志性的25%重叠碰撞中,直接侧翻的“老毛病”。同时,较高的离地间隙还会导致刹车时,车身姿态难以控制。另外,如果采用越野轮胎,由于花纹较深,与路面接触面相对变小,还会导致在铺装路面上,其刹车距离被进一步拉长。
当然“方盒子”在民用车角度也并非一无是处。首先,这套复古的设计,无疑在眼下众多车友都热衷于自驾出游的环境下,显得更为切合与讨喜。其次,宽阔且不局促的视野,也能在携带全家,特别是小孩出游时,营造相对不太单一的乘车环境。更重要的是,方盒子设计,在空间利用效率上的天然优势。比较典型的案例便是在日本大受欢迎的K-car,它们无疑在当地法规条件下,将有限的尺寸,转化为了接近极限的实用空间。
但是缺点该怎么办呢?某种程度上,上述的很多缺点都是可以“用钱摆平”的存在。比如说在玻璃、门板、底盘等部位,进行更科学且堆料的隔音设计,还有包括主动降噪等技术的应用,以及更为优秀的轮胎等等,都能帮助车辆降低噪音。另外,经济性的问题,则可以通过更多铝件的应用,来降低车辆的车重。不过话说回来,经济性本身,就是车主可以用钱解决的问题。至于安全方面,与隔音降噪基本同理。更优秀的设计,以及更为彻底的堆料,总是会佐证大力出奇迹的可行性。于是,那些活跃在城市路况下的路虎卫士、奔驰G级,也从来不会被其受众人群关注所谓舒适性、经济性与安全性的问题。
但是越来越多普通消费者心向往之的“方盒子”,只能无奈接受它的缺点吗?这就得看自家中国品牌们控制成本的能力了。比如,一度成为网红产品的坦克300,在20万元级别的价位,就能带来前排隔音玻璃、主动降噪等舒适性配置。甚至在同样采用非承载式车身的结构下,坦克300无论在中保研,还是澳大利亚ANCAP测试中,都获得了最高安全评级。而在对铝材的应用方面,即便是路虎也显得不再寂寞。全新bj40已经被曝出将在包括大梁在内的底盘材料上,采用铝制材料。从而实现在保障车身刚性的前提下,进一步减轻车身重量的效果。
当然,想要更为彻底地解决受众对于“方盒子”车日趋增长的消费需求,与方盒子造型天然在乘用车工况下的矛盾。恐怕还是要看新能源的潜力。其不说无论PHEV还是BEV都能极大程度地降低用车成本这点。电驱带来的静谧性优势还能大幅减轻车辆在降噪隔音方面的成本需求。同时,电气化的特点天然使得车辆重心更偏向底盘,使得高离地间隙与高稳定性之间不再矛盾。高效动能回收的存在,甚至还能减轻刹车的负担,从而进一步增强“方盒子”车的主动安全效果。
不过,无论是带有大梁,强调专业性的“方盒子”,还是说更偏向于轻越野的“方盒子”。在现阶段的电气化技术背景下,如何布局动力电池是新的技术课题。在这方面,目前普通采用的办法还是通过PHEV技术进行兼顾。比如长城坦克系列的PHEV,以及比亚迪方程豹等等。如此一来,城市工况的经济性,长途自驾的稳定性,以及高强度输出时的动力储备与线性输出等问题,在技术层面,就基本得到了较为完备的照顾。
推荐阅读: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 腾势N7全国首批车主交付于深圳开启 北京等地将陆续规模交付
- 下半年重磅新能源MPV全是自主品牌,理想终于忍不住了!
- 造型复古,告别大排量动力,起底全新丰田普拉多
- 12.69万元起售 奇瑞瑞虎8冠军家族上市
- 国产高端新能源MPV对比,岚图梦想家和腾势D9,谁更适合
- 性价比狂飙!逸达畅享版一口价7.79万元,不容错过!
- 科技与豪华双向奔赴!全新BMW5系即将闪亮登场
- 7.79万买长安逸达,还要什么自行车?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如有不实内容,请联系客服沟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