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健”2024|从“资本盛夏”到“资本寒冬”,创新药企该如何转变策略突破融资困境?

wan123 2024-01-19 阅读:32740 评论: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季媛媛见习记者韩利明苏州报道 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相关政策引领和推动生物医药行业发展,包括“鼓励创新药研发、加快新药上市”,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医疗需求,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据国药监局最新披露,2023年我国批准上市创新药40个,远超2022年的21个。随着创新实力快速增强,我国生物医药企业正逐渐获得国际认可,2023年多款国产新药成功闯关欧美,Licenseout项目数量和交易金额均创新高,创新药“出海”步入新阶段。

“2023年12月至今,大概有5到10个超过10亿美元的交易,都是跨国药企到国内来买管线或初创药企,这些出售的公司或管线尚在烧钱,未创造任何收入。这些交易充分肯定了我国生物医药方面的创新能力,这也得益于过往七八年内投人大量金投入,加上科学和工程师共同做出来的成绩。”有券商分析师向21世纪经济报道分析。

但过去一年,生物医药行业投融频率下降,IPO步伐减缓,不少创新企业持续收缩战线,药企如何安全度过“寒冬”?如何继续保持高质量创新?产业链各方如何协作,助推行业行稳致远?这一系列问题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日前,在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21世纪经济报道、CIC灼识咨询、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BioBAY共同发起并主办的“预见・2024特别专题生物医药专场――医药创新:挑战与机遇共存”主题沙龙上,与会嘉宾认为,当下药企要在细分领域里找准定位、精准决策,筑高筑牢核心竞争力和护城河,让市场看到企业的差异化优势,如此,在不同的大环境下,不管是Licenseout,还是各种形式的融,企业都足以应对。

转变融策略

回顾过去一年,“本寒冬”成为生物医药行业发展的关键词一。“寒冬”下,本市场对生物医药行业的投融更加谨慎,企业融大幅收紧。《中国生物医药投融蓝皮书》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我国共196生物医药企业获得一级市场融,总融额310亿元,融企业数量和总额分别同比下降21.6%和28.6%。

生物医药二级市场的融情况也不容乐观。Wind数据统计,2023年A股有21生物医药企业上市,募合计223.56亿元。企业上市数量和募总额降幅明显,分别同比下降57.14%和70.15%。

预“健”2024|从“资本盛夏”到“资本寒冬”,创新药企该如何转变策略突破融资困境?

“对比近来提到较多的‘本寒冬’,行业也经历过‘本盛夏’,医疗行业是一个几乎没有周期性的行业,为什么会有‘盛夏’和‘寒冬’的对比?”灼识咨询合伙人王文华分析,“2018年,港交所推出18A的上市规则给还未有收入和利润的研发型生物科技企业开了一扇IPO融的大门,一二级市场在后面的几年出现了繁荣的景象。随后生物医药行业在本市场的降温,让大感觉是在寒冬当中,但其实前面那几年繁荣的阶段也不是医疗行业的常态。当下,医疗行业需要一些时间回归价值理性阶段。”

但不容置疑的是,融难题正在席卷生物医药行业,活下去且活得长作为企业追求的目标一,产业链各方也在努力为处于寒冬中的生物医药企业带来暖意。

据浦发银行苏州分行科技金融经营中心暨企业自主创新金融支持中心负责人张哲介绍,第一,浦发银行正在研究制定新的研发贷产品策略;第二,支持药企建造装修GMP间厂房,有专项的项目融产品;第三,支持中国药企走出去,有海外账户,自贸金池助力金流入流出;第四,助力药企境内外并购,有专业并购服务全流程支持。

在张哲看来,目前生物医药板块应该由债权融和股权融双轮驱动,缓解融难题。一方面,银行的债权融成本低,但在金额上不足以支撑研发管线的推进;另一方面,股权融是很好的补充和回血,对生物医药公司在研发方面的金支持力度较大,但它会稀释初创期的股权,对于估值的提升会有一些影响。

王文华认为药企应根据自身情况,平衡造血能力和研发管线投入,积极转变融策略。一级市场方面,2023年企业融的投人相对更加多元化,药企需跟各种投人接洽融合作;二级市场方面,对于没有收入和利润的企业,通过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的难度变得非常大,但是在A股市场中,北交所近期的表现可圈可点,有些企业的融还是相对可观。

新的“造血”方法

面对传统融渠道缩紧的现状,药企需要有更多元的“造血”方式来补充现金流。“不同企业在不同的时间点上,对寒冬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开拓药业首席财务官章明明认为,“即使是在三四年前,也有很多企业融困难;而现在虽处寒冬,但过去一两个月内,国际大药企也做了很多大的BD和并购项目。”

众所周知,在生物医药领域存在着“双十定律”,即需要超过10年时间、10亿美元的成本,才有可能成功研发出一款新药,商业化兑现路漫漫无期。Licenseout、溢价被跨国大药企收购等方式逐渐成为我国创新药企的新选择。

据医药魔方数据,2023年国内共发生了近70笔创新药Licenseout交易,较2022年全年的44笔增长了32%。交易金额方面,已披露的2023年Licenseout交易总金额超过465亿美元,较2022年的275.50亿美元增长69%。

“2023年最后两个月出现的大额管线授权交易,买方基本都是Biopharma。”章明明分析,“这些Biopharma很多重磅产品的专利可能在2025年至2026年到期,需要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同时他们发现在当下行情中,很多产是很便宜的。”

在生物医药行业价值回归的这段时间,王文华认为药企也有动力将产管线授权出去,随着跨国大药企不断“抄底”我国创新药企管线,未来抄底产的价格可能会有所提升,除了产业本下场买买买外,预期未来还会有更多样化的其他本加入进来。

这其中,抗体偶联药物(ADC)市场一片热火朝天,重磅交易频发。2023年12月百利天恒全子公司Systimmune与百时美施贵宝(BMS)就双抗ADC药物BL-B01D1达成许可与合作协议。根据协议,BMS将向百利天恒支付8亿美元的首付款,潜在总交易额最高可达84亿美元,创下我国创新药授权“出海”首付款新纪录。

2024年刚启幕,宜联生物又宣布将cMETADC新药YL211的全球权益授权给罗氏,后者支付5000万美元预付款及近期里程碑付款,另外还有近10亿美元的开发、注册和商业化潜在里程碑付款,以及一定比例的销售分成。

如此重磅的交易,无疑为我国创新药企带来一笔可观的现金流。“海外大药企逐步看好我国创新药企的研发管线,如果能够卖到合适的价格,对于还没有实现金收入的创新药企来说,是最现实的解决方案。”章明明表示。

以开拓药业为例,“作为一尚未有产品上市的创新药企,还是希望能够有重磅产品上市。”章明明补充,“对于其他的产品或者平台,目前开拓的策略是通过Licenseout获得金活下去。如果开拓药业布局ADC,还是要进行差异化布局,这样Licenseout的机会也会更大。”

东曜药业财务及投者关系负责人肖贲表示,ADC现在的爆火并非偶然现象。

“10年前ADC曾爆火过,但因为工艺尚未成熟,一段时间后遇冷。随着技术日趋成熟,靶向效果逐步得到验证,药企纷纷入场。ADC靶点选择的可能性多,叠加药企更加理性,在这个领域还是大有可为的。像东曜这样打造了集抗体原液、偶联和制剂于一体的全流程,大规模,高规格产业化平台的CDMO,在全国乃至世界都相当稀缺,专业的分工更是可以助力药企的管线研发快递推进,早日惠及患者。”肖贲解释道。

但是如此频繁的交易事件和高额的交易机会能够延续多久?章明明认为未来1至2年时间内,机会还是存在的,“对于国内创新药企,只要具备足够特色的差异化布局,受到跨国大药企‘青睐’,几亿美元什么超十亿美元买进创新药企的研发管线,足以让其活到下一个周期,甚至是推动药企产品上市盈利,产生良性循环。”

推荐阅读:

本田型格1.5T 刷ECU程序 动力提升 性能秒变2.0T级别

8万级陆地移动堡垒,2023款欧萌达带来极致安全

搭9项中国专属设计!国产宝马i5官图发布,内饰豪华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如有不实内容,请联系客服沟通处理。

热门文章
  • 最近有了购车的想法,预算30万左右

    最近有了购车的想法,预算30万左右
    空间方面感触最深,因为都是7座SUV,我直接就对比了第三排空间,途昂2024款可以轻松坐进两个成年人,而汉兰达第三排很局促,第三排可以说是摆设。然后就是内饰,感觉汉兰达多多少少有点跟不上时代的节奏了,依然在着重强调实用性,而途昂2024款科技感就很足,中控屏尺寸很大,而且画面美观程度也不赖,配置比汉兰达也高很多,就拿主销车型来说,途昂2024款配备智能泊车等各种配置,而汉兰达只提供了倒车影像,这就是差距。 我本身就对动力没有很高的需求,但能很明显感觉到途昂2024款2.0T...
  • 桌子一掀到底!比亚迪汉唐荣耀版重磅上市,价格、配置双惊喜

    桌子一掀到底!比亚迪汉唐荣耀版重磅上市,价格、配置双惊喜
    果不其然,2月28日,汉家族和唐DM-i荣耀版车型官宣上市。价格方面,唐DM-i荣耀版指导价为17.98-21.98万,汉EV荣耀版为17.98-24.98万,汉DM-i荣耀版为16.98-22.58万,汉DM-p战神版为25.98万。从价格上也能看得出,比亚迪出手“够狠”。 卷价格,更卷配置 既然价格都卷到这个地步了,配置上当然也不能落后。汉和唐的车机系统均升级为DiLink 100,处理器型为D 100(6nm),算力提升到了136K DMIPS,高于8...
  • Hi4电四驱「上车」 哈弗二代大狗「野」好

    Hi4电四驱「上车」 哈弗二代大狗「野」好
    在上市13个月后,插电混动哈弗二代大狗的Hi4四驱车型“浮出水面”。而这也意味着,哈弗二代大狗有了“更野”的实力与资本。 在我认知中,四驱与SUV应该是孪生,而不应只在高配车型出现。当然,在实际买车的时候,销售顾问往往会和消费者说,“两驱就够用,没必要上四驱”,而且还会说“两驱更节能”;他之所以这么说,主要是两驱价格更低,看起来更有性价比,这样“推荐”,成交率会高一些。 一般来说,同一款车型的四驱版本要比两驱版贵差不多2万元,这对经济型用户来说,并不是个“小数...
  • 雷克萨斯RZ 300e售35.59万起 单电机续航614km

    雷克萨斯RZ 300e售35.59万起 单电机续航614km
    近日,雷克萨斯纯电中型豪华SUV全新RZ 300e于中国市场上市,推出2款车型:RZ 300e 长续航纵行版(35.59万)和RZ 300e 长续航纵享版(37.99万);新车的推出进一步丰富了RZ车型序列并优化选装配置。 此次全新RZ 300e共推出两款单电机车型:长续航纵行版(35.59万)、长续航纵享版(37.99万),以更长的续航里程,更灵活的选装配置,与已上市的RZ 450e DIRECT4双电机四驱车型(39.99万——45.99万),满足不同消费群...
  • 全新一代哈弗H9在重庆永川生产基地下线

    全新一代哈弗H9在重庆永川生产基地下线
    [ ]日前,长城旗下中大型SUV――全新哈弗H9在重庆永川生产基地正式下线。作为全新换代的型,其采用了最新的族化设计,硬派的造型,延续非承载式身,售价预计将与现款型相当。 简单回顾外观,来看新,全新哈弗H9的造型设计经典且方正,硬朗且复古。前脸拥有方形的进气格栅以及复古的圆形大灯,进气格栅采用平行线条设计,并以铆钉装饰,赋予其独特的视觉效果。头下部配备了护板,能够保护头在复杂越野路况下免受磕碰。 身侧面,身腰线贯穿整个身,线条凹凸有致,展现出硬派越野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