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中国新地标” 感知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万千气象

wan123 2024-09-25 阅读:11316 评论:0

  央视网消息: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七十五载,超级工程、国之重器跃然眼前,文化遗产、生态高地熠熠生辉。每一处新地标,都是中国实力的璀璨注脚,是钢铁之筑、岁月之痕、文化之魂。今天(9月8日)起,《中国新闻》推出大型系列节目《中国新地标》,邀您触摸昂扬奋进的新时代脉动,见证中华大地的辉煌变迁。深中通道是当前世界上综合建设难度最高的跨海集群工程,为世界跨海通道建设提供了宝贵的中国经验。《中国新地标》记者带您打卡粤港澳大湾区的新地标,感受这座世界级超级工程如何为大湾区的融合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在珠江三角洲繁忙的伶仃洋海域,深中通道仿若一条海中蛟龙,连接着深圳和中山两座城市。深中通道是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的世界级跨海集群工程,全长约24公里,双向八车道,设计时速每小时100公里。从中山市马鞍岛驶上深中通道,率先经过的是主跨580米的双塔斜拉桥――中山大桥。蜿蜒向东,不远处便是湾区新地标――主跨1666米的深中大桥,这是世界最大跨径的全离岸海中钢箱梁悬索桥。继续向东,车辆很快就来到“鲲鹏展翅”般的西人工岛。从这里,车辆将驶入全长6.8公里的海底隧道,这是世界最长、最宽的海底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今年6月30日通车试运营后,从深圳到中山的车程由原来的两个小时以上缩短到半小时以内。通车首月,人流车流“双向奔赴”,车流总量逼近300万车次,日均10万辆左右。中山接待旅客同比增长超120%,深中大桥、深中隧道等新地标都被市民争相“打卡”。

  深中通道是怎么建成的呢?这背后,是7年的前期攻坚和7年的万人会战。建设者攻克了多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创下了10项世界之最,填补了中国在钢壳沉管隧道领域的空白。

  中交一航局深中通道项目部常务副总工程师宁进进介绍,中国外海沉管隧道大概是从2011年开始,当时中国在这个领域还是空白。当时也组织了很多国内的水工人才、工程师去国外学习,也去了荷兰、日本和韩国。当时,中国工程师远远地看到那些船、那些装备,很羡慕。从2012年开始,外海沉管隧道领域中国开始跟着别人学习、跟跑,到了建设港珠澳大桥建设初期就是并跑,到了建设深中通道的时候,中国已经领先,实现了智能化,速度更快、精度更高。

  深中通道管理中心常务副主任范传斌表示,历时5年的时间,攻克了从设计到施工到检验评定标准这些“卡脖子”的难题,中国100%自主知识产权,使国内沉管隧道施工水平领先的优势进一步扩大了。

  深中大桥,桥面高度与30层楼相当,最大跨径、最高桥面、最高通航净空、最大海中锚碇……中国工程师留下了一连串的世界之最。大桥建设者通过长期试验,将颤振临界风速提高到世界最高的88米每秒,能抗17级强台风。高强、长效、防腐主缆钢丝等科研成果的应用,也让大桥更坚实。

  如果说深中大桥是一棵“海中巨树”,那么记者身后的锚碇就是“巨树”的“树根”。锚碇露出海面的锚体有51.5米高,人站在它前面显得如此渺小,而这只是“冰山一角”,水面以下还有60米,直接嵌入到海底岩层里,好像是一个参加拔河比赛的大力士。东西两个锚碇可以拉起近20万吨的重量,相当于两到三艘中型航空母舰。

  深中通道的建成通车是中国由交通大国迈向交通强国的重要标志,为全球跨海通道建设提供了宝贵的中国经验。

  中铁大桥局深中通道项目部总工程师陈剑波表示,从以往的“有什么样的设备,只能怎么样去建”到深中通道“想建什么样的桥,就可以用什么样的设备去建设”。所以,深中通道体现了全国工业水平的整体提升,打造世界跨海桥梁的整套标准。

  深中通道的通车迅速催生出了一些新现象。比如,跨城通勤热、跨城旅游热、跨城乘机热、跨城购房热等。创新要素加快流动,也催生出更多的“深圳总部+中山智造”“深圳研发+中山转化”“深圳链主+中山配套”。许金华10年前把公司总部设在深圳,把工厂建在东莞。去年底,他把产线从东莞搬到中山。

  珠江口的交通发展史也是一部大湾区的经济发展史。在1997年香港回归之际,虎门大桥建成通车,珠江口有了首座跨江大桥。2018年10月,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实现香港与珠三角西岸地区的对接。2019年4月,南沙大桥建成通车,有效缓解了虎门大桥超负荷的车流量。今年6月,深中通道的开通补上了珠江口“A”字形交通骨架的关键一“横”,使得环绕珠江口的深圳都市圈、广州都市圈与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实现公路直通,环珠江口地区得以闭环连接。

  广东省委党校原副校长、经济学教授陈鸿宇表示,深中通道的建成通车将进一步打破“圈”之间的边界。大湾区三个都市圈之间的要素可以更加直接、更加畅通,使大湾区的“黄金内湾”核心地带的优势更加凸显。它既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产物,也是广东省走向共同富裕、走向区域协调,粤港澳合作平台发展更加厚实的里程碑。

  不仅如此,珠江口还在规划和建设更多通道,包括莲花山过江通道、狮子洋通道和深珠通道,这些通道未来将在更大范围内联动构建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一个世界级、深度融合的粤港澳大湾区正在扶摇直上。

推荐阅读:

本田型格1.5T 刷ECU程序 动力提升 性能秒变2.0T级别

含着“金汤勺”出生的腾势N7,到底比蔚来ES6“香”在哪

奇瑞也发布冠军版SUV,开卷油电同价,一个字没提竞品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如有不实内容,请联系客服沟通处理。

热门文章
  • 最近有了购车的想法,预算30万左右

    最近有了购车的想法,预算30万左右
    空间方面感触最深,因为都是7座SUV,我直接就对比了第三排空间,途昂2024款可以轻松坐进两个成年人,而汉兰达第三排很局促,第三排可以说是摆设。然后就是内饰,感觉汉兰达多多少少有点跟不上时代的节奏了,依然在着重强调实用性,而途昂2024款科技感就很足,中控屏尺寸很大,而且画面美观程度也不赖,配置比汉兰达也高很多,就拿主销车型来说,途昂2024款配备智能泊车等各种配置,而汉兰达只提供了倒车影像,这就是差距。 我本身就对动力没有很高的需求,但能很明显感觉到途昂2024款2.0T...
  • 桌子一掀到底!比亚迪汉唐荣耀版重磅上市,价格、配置双惊喜

    桌子一掀到底!比亚迪汉唐荣耀版重磅上市,价格、配置双惊喜
    果不其然,2月28日,汉家族和唐DM-i荣耀版车型官宣上市。价格方面,唐DM-i荣耀版指导价为17.98-21.98万,汉EV荣耀版为17.98-24.98万,汉DM-i荣耀版为16.98-22.58万,汉DM-p战神版为25.98万。从价格上也能看得出,比亚迪出手“够狠”。 卷价格,更卷配置 既然价格都卷到这个地步了,配置上当然也不能落后。汉和唐的车机系统均升级为DiLink 100,处理器型为D 100(6nm),算力提升到了136K DMIPS,高于8...
  • Hi4电四驱「上车」 哈弗二代大狗「野」好

    Hi4电四驱「上车」 哈弗二代大狗「野」好
    在上市13个月后,插电混动哈弗二代大狗的Hi4四驱车型“浮出水面”。而这也意味着,哈弗二代大狗有了“更野”的实力与资本。 在我认知中,四驱与SUV应该是孪生,而不应只在高配车型出现。当然,在实际买车的时候,销售顾问往往会和消费者说,“两驱就够用,没必要上四驱”,而且还会说“两驱更节能”;他之所以这么说,主要是两驱价格更低,看起来更有性价比,这样“推荐”,成交率会高一些。 一般来说,同一款车型的四驱版本要比两驱版贵差不多2万元,这对经济型用户来说,并不是个“小数...
  • 雷克萨斯RZ 300e售35.59万起 单电机续航614km

    雷克萨斯RZ 300e售35.59万起 单电机续航614km
    近日,雷克萨斯纯电中型豪华SUV全新RZ 300e于中国市场上市,推出2款车型:RZ 300e 长续航纵行版(35.59万)和RZ 300e 长续航纵享版(37.99万);新车的推出进一步丰富了RZ车型序列并优化选装配置。 此次全新RZ 300e共推出两款单电机车型:长续航纵行版(35.59万)、长续航纵享版(37.99万),以更长的续航里程,更灵活的选装配置,与已上市的RZ 450e DIRECT4双电机四驱车型(39.99万——45.99万),满足不同消费群...
  • 全新一代哈弗H9在重庆永川生产基地下线

    全新一代哈弗H9在重庆永川生产基地下线
    [ ]日前,长城旗下中大型SUV――全新哈弗H9在重庆永川生产基地正式下线。作为全新换代的型,其采用了最新的族化设计,硬派的造型,延续非承载式身,售价预计将与现款型相当。 简单回顾外观,来看新,全新哈弗H9的造型设计经典且方正,硬朗且复古。前脸拥有方形的进气格栅以及复古的圆形大灯,进气格栅采用平行线条设计,并以铆钉装饰,赋予其独特的视觉效果。头下部配备了护板,能够保护头在复杂越野路况下免受磕碰。 身侧面,身腰线贯穿整个身,线条凹凸有致,展现出硬派越野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