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7月8日电 (记者 李纯)中国营养素度量模型科学报告会8日在北京举行,会上公布了中国营养素度量模型。与会专家指出,该模型的建立旨在约束和规范“高糖、高油、高盐”食品向儿童青少年的营销行为,也为引导食品向更健康方向发展提供依据。
据知,中国营养学会会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联合国内外营养专业学术机构,经过近三年的努力,构建了中国营养素度量模型。

“营养素度量模型受到了全球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学者的重视。”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杨月欣表示,制定营养素度量模型的主要目标是帮助消费者做出更健康的食品选择,也可用于推动公共卫生、公共营养、降低非传染性疾病风险等方面的政策制定。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副代表毕曼达(Amanda Bissex)表示,营造有利于儿童健康的食品环境,正成为各方的共同利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支持中国构建营养素度量模型,认为该模型将有助于创造健康的食品环境,为中国儿童青少年的营养、健康带来积极影响。
据中国营养学会秘书长、研究员韩军花介绍,中国的营养素度量模型为阈值型,纳入脂肪、钠、糖三种成分,包含了所有食品类别。对于天然原型食物或仅做简单物理加工的食物,该模型不作营销限制;对于糖果类、调味面制品等食品类别,建议不允许向儿童青少年营销。
除上述食物类别外,该模型对焙烤食品、即食方便食品、饮料类等13类食品建立了阈值判断标准,如某食品的钠、脂肪、糖含量任何一项超过阈值,则建议限制其面向儿童青少年的营销。此外,若产品中工业加工过程产生的反式脂肪酸供能比大于1%,或产品中酒精含量大于等于0.5%,则建议限制该产品营销。
据报告会介绍,目前全球已有约60个营养素度量模型。中国为何仍要开发自己的营养素度量模型?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副研究员高超对此表示,每个营养素度量模型都有其对应的目的。中国在膳食摄入、饮食习惯、食物种类等方面情况不同,有必要据此制定适用于我国的营养素度量模型。
“我们今天(讨论)的营养素度量模型目标很明确,就是对儿童青少年的食品营销给出了一个界限。”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杨晓光说,该模型既是对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补充,也是对食品生产企业的一种引导,更加直观、具体,也更具有指导意义。(完)
推荐阅读: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 本田型格1.5T 刷ECU程序 动力提升 性能秒变2.0T级别
- 新能源车智能有序充电缓解配电网运行压力
- 比中国品牌还便宜!合资SUV13万起 定位竟是中型车!
- 国人最爱的新势力SUV,你猜对了几个?
- 试驾全新路虎发现运动:全地形实力仍惊艳,主打就是精致露营
- 中国市场兵败如山倒,海外市场却持续大增,这些车企有点意思
- 腾势N8重新定义豪华SUV,是真有料还是在吹牛?
- 满足VR9防护级别 年底交付 全新一代宝马7系防弹车发布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如有不实内容,请联系客服沟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