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华为、百度,都认为自己智驾第一

wan123 2024-03-19 阅读:31591 评论:0


2023 年全年,中国市场汽车总销量达 3000 万辆,连续 15 年位居全球第一。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 949.5 万辆,同比增长 37.9%。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球比重超过 60%。


2024 年 1-2 月,中国市场累计汽车销量为 398.6 万辆,同比累计增长 10.2%。


2024 年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业内学者和公司高管分享了他们对于行业发展的见解,《晚点 auto》整理了其中一部分发言: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


中国国家消防救援局的数据显示:2023 年一季度,中国的自燃车辆中,燃油车是 18360 辆,新能源车是 640 辆。燃油车自燃占比为万分之 0.58;新能源车则是万分之 0.44,新能源车稍低。不仅中国是这个数据,美国也一样。


但是,电动汽车自燃是新闻,燃油车不是新闻。当然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每天烧 8 辆也不少。要通过科技创新不断降低。根据中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路线图的规划,到 2030 年,电动汽车自燃率要降到万分之 0.1。


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


在全球,新能源乘用车去年的销量超过了 1300 万台,整体渗透率约 18% 左右,在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去年国内销量大概是 788 万台,整体渗透率超过了 35%。


前一周,中国市场新能源车的渗透率已经突破 48.2%,如果按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我估计未来 3 个月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可能会突破 50%,甚至会高,形成新能源汽车在市场的主导地位。


极氪智能科技 CEO 安聪慧:


当前,随着电动化、智能化变革不断深入,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这里有人掀桌子、有人下桌子,也有一些跨国车企集团放慢电动化角度,也甚至有人担心新能源汽车会不会变成中国的独角戏。


智能网联的新能源汽车和传统燃油汽车之间绝非是简单的替代,而是全方位的进化。比如说,电动汽车看起来比传统的燃油车少几千个零件,但其实多了起码有十亿行的代码。在新能源汽车时代,车企之间应该在全链路、全体验、全生命周期的体系化竞争。体系化的发展优势最终决定差异化的竞争能力。


蔚来创始人兼 CEO 李斌


将来 8 年,中国市场累计会有 1940 多万辆新能源车的电池质保到期,假设乘以每辆车更换电池约 6 万元的价格,整体的成本是 1 万多亿元。


油车可以靠对发动机、变速箱的保养、靠维修,去延续它的寿命,但是动力电池这么高价值的电化学产品、零部件,以前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2023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球的 60%。所以,从我的角度来讲,解决电池寿命问题是刻不容缓的,今天不解决, 8 年后就要付出代价。


小鹏汽车董事长兼 CEO 何小鹏


在未来 18 个月到更长时间,高等级智能驾驶拐点会到来。过去三年,我们在高速上的智能辅助驾驶可以做到每 100 公里主 / 被动接管次数大概在 0.1 次,就是每开一百公里,大部分时间你完全不用接管。但是,今天在城市里面,每一百公里接管的次数超过 10 次。我相信在未来 18 个月到 36 个月,如果我们能够把所有的城市,99% 的道路、99% 的场景都能做到 100 公里只用接管小于 1 次甚至到 0.1 次。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 董事长余承东


小鹏说,在智能泊车、智能驾驶方面国内市场做的最好的是小鹏汽车,但我们来了以后,要改写,座舱、智能驾驶公认我们的体验是最好的。


目前,因为供应链等各方面的原因,华为做的智能驾驶系统成本还有偏高,30 万以下的车如果采用华为的方案,还有挑战,但 30 万以上需要品牌的支撑才能卖得动、卖得好。


今年,预计华为车 BU 能够实现扭亏为盈。今年前三个月,华为智选车业务实现扭亏为盈了,车 BU 接近盈亏平衡,预计 4 月往后,车 BU 应该能实现扭亏为盈、实现良性的正向发展,因为如果不断亏损,这个业务没办法持续。


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组总裁王云鹏:


现在,华为的智驾在国内是非常领先的,我们经过评测以后认为,百度只比它领先一点点。


过去两三年,大家在介绍自己的智能驾驶时候更多会是说自己的硬件指标,比如算力多少套、装了几颗激光雷达还有多少传感器,让大家误以为硬件配置越高,智能驾驶能力越强。经过两三年的开发,大家其实慢慢认识到,如果没有软件算法、数据上的能力加持,这些昂贵的硬件只是增加了我们的成本。


地平线创始人兼 CEO 余凯:


今天,高等级的自动驾驶,像 noa,还存在很多问题,消费者并没有完全享受到它带来的价值,一是成本很高,二是在各种各样的使用场景下它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


如果技术要对用户产生价值:第一,至少要可用;第二,要好用;第三个,用户要真的爱用。


高速 NOA 可能已经跨越了从可用到好用,但是不是到爱用,未必。至于城区的自动驾驶,现在恐怕连可用都是一个问题。我们既要对它的未来抱有信心,也要对它的现状有客观冷静的认识。(文 | 赵宇 编辑 | 王海璐)




推荐阅读:

本田型格1.5T 刷ECU程序 动力提升 性能秒变2.0T级别

揽胜运动版与宝马X7,究竟谁能笑傲江湖?

豪越L这几板斧,瑞虎8 PRO招架不了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如有不实内容,请联系客服沟通处理。

热门文章
  • 最近有了购车的想法,预算30万左右

    最近有了购车的想法,预算30万左右
    空间方面感触最深,因为都是7座SUV,我直接就对比了第三排空间,途昂2024款可以轻松坐进两个成年人,而汉兰达第三排很局促,第三排可以说是摆设。然后就是内饰,感觉汉兰达多多少少有点跟不上时代的节奏了,依然在着重强调实用性,而途昂2024款科技感就很足,中控屏尺寸很大,而且画面美观程度也不赖,配置比汉兰达也高很多,就拿主销车型来说,途昂2024款配备智能泊车等各种配置,而汉兰达只提供了倒车影像,这就是差距。 我本身就对动力没有很高的需求,但能很明显感觉到途昂2024款2.0T...
  • 桌子一掀到底!比亚迪汉唐荣耀版重磅上市,价格、配置双惊喜

    桌子一掀到底!比亚迪汉唐荣耀版重磅上市,价格、配置双惊喜
    果不其然,2月28日,汉家族和唐DM-i荣耀版车型官宣上市。价格方面,唐DM-i荣耀版指导价为17.98-21.98万,汉EV荣耀版为17.98-24.98万,汉DM-i荣耀版为16.98-22.58万,汉DM-p战神版为25.98万。从价格上也能看得出,比亚迪出手“够狠”。 卷价格,更卷配置 既然价格都卷到这个地步了,配置上当然也不能落后。汉和唐的车机系统均升级为DiLink 100,处理器型为D 100(6nm),算力提升到了136K DMIPS,高于8...
  • Hi4电四驱「上车」 哈弗二代大狗「野」好

    Hi4电四驱「上车」 哈弗二代大狗「野」好
    在上市13个月后,插电混动哈弗二代大狗的Hi4四驱车型“浮出水面”。而这也意味着,哈弗二代大狗有了“更野”的实力与资本。 在我认知中,四驱与SUV应该是孪生,而不应只在高配车型出现。当然,在实际买车的时候,销售顾问往往会和消费者说,“两驱就够用,没必要上四驱”,而且还会说“两驱更节能”;他之所以这么说,主要是两驱价格更低,看起来更有性价比,这样“推荐”,成交率会高一些。 一般来说,同一款车型的四驱版本要比两驱版贵差不多2万元,这对经济型用户来说,并不是个“小数...
  • 雷克萨斯RZ 300e售35.59万起 单电机续航614km

    雷克萨斯RZ 300e售35.59万起 单电机续航614km
    近日,雷克萨斯纯电中型豪华SUV全新RZ 300e于中国市场上市,推出2款车型:RZ 300e 长续航纵行版(35.59万)和RZ 300e 长续航纵享版(37.99万);新车的推出进一步丰富了RZ车型序列并优化选装配置。 此次全新RZ 300e共推出两款单电机车型:长续航纵行版(35.59万)、长续航纵享版(37.99万),以更长的续航里程,更灵活的选装配置,与已上市的RZ 450e DIRECT4双电机四驱车型(39.99万——45.99万),满足不同消费群...
  • 全新一代哈弗H9在重庆永川生产基地下线

    全新一代哈弗H9在重庆永川生产基地下线
    [ ]日前,长城旗下中大型SUV――全新哈弗H9在重庆永川生产基地正式下线。作为全新换代的型,其采用了最新的族化设计,硬派的造型,延续非承载式身,售价预计将与现款型相当。 简单回顾外观,来看新,全新哈弗H9的造型设计经典且方正,硬朗且复古。前脸拥有方形的进气格栅以及复古的圆形大灯,进气格栅采用平行线条设计,并以铆钉装饰,赋予其独特的视觉效果。头下部配备了护板,能够保护头在复杂越野路况下免受磕碰。 身侧面,身腰线贯穿整个身,线条凹凸有致,展现出硬派越野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