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长城汽车员工大批离职”消息冲上热搜,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据媒体报道,春节前后,长城汽车品牌公司(包含哈弗、魏、坦克、欧拉等品牌)有多位中高层员工主动提出离职,这一波离职员工中,刚刚入职不久的新人,也有在长城汽车工作超过10年的“老员工”。
有知情人士透露,长城汽车CGO李瑞峰目前已经不负责国际业务,春节过后,长城汽车国际业务负责人史青科改为直接向长城汽车总裁穆峰汇报。
同时,与李芃呈、乔心昱等几乎同时离职的副总级别员工,还有长城汽车用户运营中台负责人顾华军,他从 2018 年起先后担任过长城汽车数字营销部部长、魏牌用户运营部高级总监和长城汽车用户运营高级总监等岗位。
而这一事件也引发了外界对长城汽车内部管理风格和股权激励机制的质疑。
在过去几年中,国内汽车市场竞争激烈,长城汽车在内部引入股权激励机制,以期通过分红和股权分享来提升员工的积极性和忠诚度。然而,这一机制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引发了一些隐患。
根据长城汽车2021年版本的股权激励计划显示,2021年至2023年,公司销量考核目标分别为149万辆、190万辆、280万辆,净利润考核目标分别为68亿元、82亿元、115亿元。实际上,2021年至2023年,长城汽车销量分别为128.1万辆、106.75万辆和123.0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5.24%、-16.66%和15.29%。2021年至2022年,长城汽车净利润分别为67.26亿元和82.66亿元.
2023年长城汽车实现营业收入1734.1亿元,同比增长26.26%;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10亿元,较上年同期的82.53亿元,同比下降15.22%。并且2023年一整年,长城汽车累计销量达到123.07万辆,仅完成全年160万辆的销量目标的77%。
另外,2024年长城汽车将在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和纯电动车型市场全面发力,力争实现销量190万辆,净利润72亿元。
今年前2个月,长城汽车累计销量达到175057辆,要想完成全年190万辆的销售目标,长城汽车需要在剩下的10个月当中,每个月完成17万辆以上的销量任务,才能完成目标销量,但从目前的成绩来看,长城汽车的成绩仍然显得有些单薄。
写在文末
在过去一年中,长城汽车重构了组织、机制、流程和企业生态,产品结构、品牌营销、技术研发等多个维度的变革。但从目前的形势来看,长城汽车似乎并没有呈现出明显的改善,毕竟长城汽车在此前已连续三年未能完成销量目标。
推荐阅读: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 本田型格1.5T 刷ECU程序 动力提升 性能秒变2.0T级别
- 被新前脸冲破心理防线,内饰没有变化,别克君威到店实拍
- 解读全新腾势N8,4.3破百,31.98万元起能火?
- 锐放智能电混双擎上市!油耗不足5升,售13.98万起
- 同为中型SUV,红旗HS5对比昂科威,还是厚道些
- 这年头还拿5系说“豪华感”, 是不是对”豪华”有什么误会
- 新款丰田海狮露营车!配2.7升动力带四驱,6座4卧能代步
- MPV车主体验传祺M8,这款车对得起25万的身价吗?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如有不实内容,请联系客服沟通处理。